生物医药是上海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极为重要的方面。作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高等级生物安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平台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上海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民盟上海市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朱同玉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高等级大动物实验平台的缺失已成为上海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块“短板”,他建议加快建设上海高等级生物安全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平台,促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风险抵御能力。
“当前,上海乃至全国,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产业发展、试验平台布局及功能拓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朱同玉说,目前,我国在广西筹建了国家级灵长类实验动物检测重点实验室、在云南成立了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在广州设立了广东省灵长类实验动物重点科研基地等。但是一直以来,出口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多为附加值较低的动物资源,而非动物模型。灵长类动物的相关研究目前大部分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科技附加值低,未大规模应用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朱同玉介绍,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均有非人灵长类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而华东地区空缺,这制约了上海及周边地区新发突发传染病预防疫苗与治疗药物研发。“我国近三分之一的新药出自张江生物医药城,但新药极少落户上海。先进的灵长类实验动物中心是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不可缺的环节。”他说,生物医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小鼠、大鼠等模式实验动物与人的差异很大,在这类小型模式动物上研发成功的疫苗、药物等研究成果在人体应用时常常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FDA要求疫苗、药物在开展人体临床实验前,需要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验证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