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本页位置:主页 > 财经 >

北双村对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探索尝试

2019-01-31 14:40     来源:上海信息港

   春种草莓鸡毛菜,夏种玉米西红柿,自给自足不外卖,这是沪郊大多农户宅基边自留地的用途。不过,这些年崇明港西北双村有了新尝试——在自愿的前提下,村里免费给农户发放果树苗,农户自己种。“家家户户都有个小果园,开花结果时美不胜收;果子收益归农户,要吃要卖都可以,‘卖不动’的我们帮忙联系渠道。”市人大代表、崇明区港西镇北双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小英说。

    北双村对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探索尝试,是沪郊基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缩影。郊区和乡村面积占上海陆域总面积的85%左右,“三农”工作在上海发展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今年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的篇幅明显提升,“乡村振兴”也成了此次上海两会会场内的热门议题之一。

    如何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如何更好发展乡村产业?如何激发乡村“内生动力”?针对这些问题,代表委员们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

    找准城乡互动的“介质”

    “最近我常看到一些农宅外墙上画有墙绘,这当然很美,但这是否就能代表‘美丽乡村’?”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会场,刘海燕代表的发言有些“犀利”。乡村振兴,不等于简单的“涂脂抹粉”,不是形象工程,更不是为了让乡村迎合“城里人”的固有想象,而有着更深刻的含义。

    横向看,“乡村振兴”不等同于“农村振兴”。“‘农’对应的是‘工’,‘乡’对应的则是‘城’。”市人大代表、崇明区区委书记唐海龙说,“乡村振兴”和以前的“新农村建设”有明显区别,以往强调的是让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进村、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乡村”是一个比“农村”更开放的概念,需要和城市间产生更多联系,人员、资金、信息等要素的“城乡对流”应更密集。

    纵向看,当下提“乡村振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唐海龙说,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计划经济阶段,由于工农业产品存在价格“剪刀差”,体现为农业支持工业建设;改革开放后,由于“人口红利”因素,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两个阶段里,都是农村要素单向往城市流动。如今,则真正到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阶段,提出‘乡村振兴’恰逢其时。”

    余思彦代表认为,谈及“乡村振兴”,不能落入一个常见的思维窠臼:“不能老想着城市能‘给’农村什么,而要想城乡之间能‘交换’什么、城镇居民和郊区村民到底需要什么。城乡交流和互动,要找准‘介质’和对接点。乡下阿婆家香喷喷的菜饭,农户自制的咸肉,农家习以为常的东西,到了城市往往稀奇,这些都能成为城乡互动的‘介质’。”

    填补城乡鸿沟,重塑城乡关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张小弟代表认为,乡村振兴绝不是只追求单一的农业经济振兴,更不是延续简单的工业化思维。“乡村振兴的本质内涵是乡村现代化,是乡村社会经济的全面重构,乡村产业不等于农业,在乡村居住的人不等于农民,上海应该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乡村。”

上海信息港 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所有:上海信息港 () © 2012-2017 All Right Reserved